原標題:1月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4.4萬輛;特斯拉1月份Model 3生產超2600輛 來源:第一電動汽車網
建首條電池試點產線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條試點電池生產線,并設計自己的設備生產電池。這將是特斯拉首次生產自己的電池。
3、特斯拉1月份Model 3生產超2600輛,成中國第五大電動車廠商
據Teslarati報道,特斯拉1月份生產了2625輛電動車(全部為Model 3),這一產量在中國電動車行業排名第五位,同時名列造車新勢力第一位。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尚處在規模化量產的早期,電動車新生產線尚未完全優化,生產效率還能夠大幅提升。特斯拉曾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廠的Model 3產量每周可達到約3000輛,該工廠規劃年產能15萬輛。
4、特斯拉因動力轉向問題在北美召回1.5萬輛Model X
北京時間2月13日消息,特斯拉周三盤后宣布,在北美地區召回15000輛Model X SUV,原因是一項潛問題可能導致車輛失去轉向助力,從而使轉向更加困難并增加撞車風險。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加拿大運輸部表示,將電動助力轉向器輔助馬達連接到齒輪箱的鋁螺栓可能會腐蝕并折斷,從而導致某些2016年款車輛的轉向助力減弱或完全喪失。
5、蔚來ES6拿下純電動SUV銷量四連冠
2月13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布了2020年1月國內車市上險數據。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1月蔚來品牌整體上險數達1600臺,ES6依然是中國銷量最高的豪華電動SUV。其中,品牌旗下智能電動全能SUV ES6 的1月上險數量達到1483臺,以35萬元以上的單價拿下純電動SUV市場銷量四連冠。同時,作為唯一入榜的純電動SUV,ES6已連續第六個月進入豪華中型SUV細分市場前十。
6、拿下斯巴魯20%股份,豐田集團新聯盟正式形成
拿下斯巴魯后,豐田集團聯盟正式形成。斯巴魯本社日前發布消息,斯巴魯主要股東和第一大外部股東豐田汽車達成協議,豐田汽車對斯巴魯的持股比例由16.8%增加至20%。此后,斯巴魯轉變成為豐田汽車旗下一家股權子公司,斯巴魯公司的盈虧業績將納入豐田汽車此后披露的財報中。
7、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擬裁員1.5萬人
2月10日,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正加大現有的削減成本措施的規模,計劃裁減至多1.5萬個工作職位。該公司去年11月曾表示,計劃裁員至少1萬人,爭取在2022年底前將人力成本削減約14億歐元。但德國《商報》援引該公司內部消息來源稱,最終裁員數字將遠遠超過1萬。該報道稱,戴姆勒計劃在周二舉行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擴大成本削減計劃的規模,并將宣布減少對非核心業務的虧損項目的投資。
8、特斯拉入門SUV將3月交付 續航里程增至500公里
近日,特斯拉已正式宣布開始生產旗下全新入門SUV車型——Model Y,并將在今年3月份開始交付。同時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官方公布的信息,Model Y性能版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增至315英里(約507公里)。
9、2019年美國電動車銷量首次超越手動擋燃油車
2019年內,手動擋汽車的銷量進一步下滑,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量歷史上首次超越了手動擋汽車。去年一年中,只有1.1%購買新車的美國消費者選擇了手動擋車輛。在2018-2019年間,手動擋車輛的市場份額下降了0.5個百分點,而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則增長了0.1個百分點。
10、工信部將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工信部2月10日在官方網站發布通知,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修改內容公開征求意見。本次修改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刪除了規定附件1《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中的第一項,涉及“設計開發能力”的8項要求;改為2項“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
11、疫情導致零部件斷供 雷諾韓國工廠停產
據路透社消息,2月7日,雷諾汽車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中國零部件供應鏈中斷,其韓國子公司RSM將從2月11日起暫停釜山工廠四天的生產。由于地理位置更接近疫區,釜山工廠是受中國供應中斷影響最嚴重的工廠,與此同時,釜山工廠目前生產日產Rogue SUV車型,雷諾正在與日產就零部件供應中斷問題展開協商。除雷諾以外,現代汽車也同樣因中國零部件斷供問題,暫停了所有在韓生產線。2月7日起,現代汽車在韓國的大部分工廠已停止生產,部分生產線預計將在2月11-12日重新開工。
12、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經銷商1月庫存預警超62%
汽車行業在疫情之下持續承壓。2月7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今年1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到62.7%,同環比分別上升6.5和6.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依然位于警戒線之上。這也是該指數自2018年1月份以來,連續第25個月在警戒線之上。
13、牽手美國初創公司Canoo,現代汽車電氣化豪賭再下一城
現代汽車于2月11日表示,該公司已經與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Canoo達成協議,將共同開發電動汽車,以此拓寬面向未來的產品投資組合。這是現代和起亞近期宣布的第二筆同類型投資,在今年1月中旬,起亞公布將向英國初創企業Arrival投資1.1億美元,聯合開發電氣化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