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年來對石油的渴求日漸加深。目前,中國和印度正貢獻全球大約一半的石油需求增長,但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24年,印度的石油需求將從2017年的440萬桶/日增至600萬桶/日,之后將超過中國成為石油需求成長的最大來源。需求的增長推動印度在全球不斷“尋油”,而近段時間,印度就迎來了一個好機會。
中國買家放棄近6000萬桶原油,印度正半路“低價”買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2日報道,印度的石油需求很有可能因為中國需求的變動而獲益。據了解,由于近段時間發生的突發情況,中國延長了春節假期,多地企業和工廠復工時間也推遲,這使得中國市場短時間內對能源的需求放緩;據標準普爾估計,這段時間中國買家放棄了此前購買的3000-6000萬桶原油。報道指出,中國需求減少下,這批原油正在重新尋找新買家,印度正有意半路接盤。
目前,受全球原油市場需求正在下降的影響,本月11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已降至54.04美元/桶,全球石油市場價格較一月峰值已經下跌超20%。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中國買家受不可抗力因素放棄購買石油,可能導致這批石油的價格變得更低,而印度正在趁此機會低價購入大量石油以作儲備。
實際上,印度國內煉廠設備老舊,加之本身石油儲量匱乏,作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需求國,印度對石油進口的依賴非常嚴重,進口依存度已經躍升到84%;而當前,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伊朗正遭遇出口壓力,這也進一步導致印度石油缺口告急,進而推動印度開啟了在全球“尋油”的模式。
全球石油價格創一年來新低,中石油等正削減煉油規模?
與印度急切地半路買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全球市場對于石油需求卻正在放緩。本月初,國際石油市場標桿價格之一的WTI原油的售價已經下跌至49.92美元/桶的水平,創下2019年1月份以來世界石油市場最低的價格;而僅僅在一個月之前,WTI原油的售價還曾達到63美元/桶。市場分析師指出,油價猛跌的直接原因是突發性肺炎疫情。
據悉,由于航空燃油是世界石油消耗大戶之一,而受突發狀況影響,僅中國的民航公司就已經取消了3000個國內和國際航班,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的航空公司都在取消或削減往返亞洲的航班。這也是全球石油需求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據外媒2月13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指出,受突發狀況減少燃料需求影響,中國化工目前已開始縮減加工量至約10萬桶/日;而此前,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以及一些獨立煉廠也已相繼減產——在兩周時間里削減了大約150萬桶/日的加工量。
需要注意的是,石油需求反映的并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的問題。此前有研究報告指出,考慮到其他能源的有效替代,中國石油需求將在2020年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將明顯下降;另外,中國當前能源轉型幅度正領跑全球,未來對于石油需求的增速可能也將進一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