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盛諾一家董事長:海外醫療服務行業到了比拼現金流的時候
海外醫療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門檻較高,人力成本占據著最大的比例,其次是房租,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很可能就會撐不下去。
跟很多人一樣,盛諾一家醫院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諾一家)的創始人、董事長蔡強近期的朋友圈里也多是跟疫情相關的信息和防護知識,其中還夾雜著關于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企業復工的消息。雖然數量不多,但在跟新京報記者的交流中可以感覺到,此時他最關注的,除了疫情,還有他身后的企業。
蔡強在海外醫療行業是知名人士,盛諾一家是他在2011年4月正式創立的公司,致力于為國內危機重癥患者提供國際醫療服務。彼時,國內海外醫療市場也剛剛興起,盛諾一家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種形式,即線上遠程醫療和遠赴國外就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出國看病。目前,這家企業的員工規模超過200人。
疫情發生以來,包括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美聯航等在內的數家外國航空公司已經暫停了往來中國的航班,美國、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和地區也加強了中國公民入境采取全面限制措施,這無疑也限制了盛諾一家客戶前往部分國家和地區就診?!捌髽I遇到了難關。”蔡強坦言,遇到這樣的特殊情況,就到了比拼企業現金流的時候,“做我們這行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處境就很艱難?!辈贿^,蔡強也有自己的樂觀。
?“我不太擔心2月份的情況”
新京報:盛諾一家目前的復工情況如何?
蔡強:我們從2月3日開始線上辦公,什么時間恢復常態辦公模式還沒有具體的規劃,我預計先在家辦公一周,2月17日起恢復上班。當然,這是目前的考慮,還是要看疫情的進展情況來決定。
新京報:入境限制、航空停運對盛諾一家有哪些影響?
蔡強:對美國市場有較大影響,前往英國和日本的行程相對順利。當然,由于延遲復工的影響,客戶拿到簽證的時間也會比預計(時間)往后推一些。
新京報:美國市場近兩年的服務量占比是多少?
蔡強:50%左右,目前英國和日本等地區的業務量也在上升。
新京報:會擔心企業的現狀和未來嗎?
蔡強:我不太擔心2月份的情況,普通年份的2月份本來也是行業的淡季,畢竟中國人在春節前后更愿意跟家人團聚在一起,沒有多少客戶愿意出去(就診)的。
長期來看,只要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限制措施不是長期的,我就不擔心,而且我個人認為這些措施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畢竟限制措施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這些國家的旅游等多個行業也會受影響。樂觀的話,這些限制措施會在2月底結束,悲觀一點,估計是3月底。
“到了比拼企業現金流的時候了”
新京報:疫情對整個海外醫療行業的影響是什么?
蔡強:遇到這樣的特殊情況,就要比拼企業的現金流。對海外醫療從業企業來說,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處境就很危險,尤其是對于規模較小、現金儲備不足的企業來說,將迎來生死考驗。如果從嚴肅醫療(除去醫療旅游、海外美容等)的角度來定義,海外醫療行業的企業數量并不算多,市場也不是很大,除了頭部的幾家,其余的規模都不算大。
新京報:為什么這么說?
蔡強:海外醫療行業有自身的特點,從業人員的門檻較高,這也就注定了人力成本在企業成本中占據著最大的比例。就盛諾一家而言,人力成本占公司成本超過40%,其次是房租。對于所有同行來說,這兩項都占成本的大頭。所以,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可能是滅頂之災。
新京報:企業需要哪些來自政策層面的幫助和支持?
蔡強:我很感謝政府出臺的各項優惠舉措,我個人也堅持不裁員,只要能活,還是想帶大家一起活。
我們也很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如五險一金的交納能否減或緩,政府能否提供一定比例的低息或無息貸款,幫助企業緩解一定的經濟壓力。對中小企業而言,這是最實在的幫扶。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編輯 岳清秀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