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學齡前幼兒視力不良的比率為19%,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5.71%,初中生為74.36%,高中生為83.28%。近視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孩子早早出現視力不良的現象。那么,視力不良到底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影響學習:近視產生的視物模糊、眼睛干澀酸痛、等現象,會讓孩子比視力正常的孩子多付出30%的時間和腦力勞動量。
●專業受限:大學的某些專業對于視力有嚴格的要求,比如飛行員、警察等,不僅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可能讓孩子從小到大對于某一項領域的興趣和執著付之東流。
●發展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大于600度以上的近視,高度近視有一系列的并發癥,如白內障、青光眼、飛蟻癥、視網膜脫離等。
視力不良除了以上那些危害以外,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因此各位家長一定要做好近視防控工作。
什么是近視防控呢?顧名思義,一個是近視的預防,一個是近視的控制。預防就是預防近視的發生,控制就是控制近視的發展。今天,艾貝健科技就從如何預防近視發生這點來細細講解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下,近視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研究認為,近視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和后天環境因素兩大病因。是否近視以及近視的嚴重程度是由這兩大因素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作用所決定的。
遺傳因素主要是指由父母把近視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遺傳給孩子。致病基因遺傳主要體現在病理性高度近視患者當中,如果父母雙方有病理性高度近視,其子女發生病理性高度近視的概率就很高。而遺傳到父母易感基因遺傳的孩子,在相同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也比普通孩子更容易發生近視。
后天環境因素包括:近距離閱讀、閱讀時間、閱讀環境、戶外互動。
近距離閱讀的距離越近,近視發生的概率就越高,研究發現,閱讀距離小于30CM的的人群,比閱讀距離大于30CM的人群,發生近視的概率增加了1.5倍。
同時,閱讀時間也會影響近視的發生。據統計,近距離閱讀中,連續閱讀超過2小時的人群,比連續閱讀少于2小時的人群,發生近視的概率也會增加1.5倍。
閱讀環境和戶外活動也是影響近視發生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強光有可能是抑制近視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在2000年,歐美國家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兒童每周戶外活動時間越長,發生近視的風險越低,因此,改善閱讀環境,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可以更好的預防近視的發生。
那么,家長在生活中如何預防近視的發生呢?除了家長要做好近視預防的工作外,同時要通過醫院、學校及教育部門的多方聯動,建立完善的屈光系統檔案,“早發現”、“早干預”,可以改善近視問題或者避免孩子近視,對孩子視力的發育能夠起到更好的近視預防作用。